服务政府有作为,

第35期:名家看福冈、名家眼中的中国城市景观

2010-04-27 来源:未知

【摘要】:时 间: 2010年4月27日14:30――18:30 地 点: 北京世纪国建宾馆二层多功能C厅 主办机构: 日本福冈市政府 联合主办: 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 联合国人居署

时      间:2010年4月27日14:30――18:30
地      点:北京世纪国建宾馆二层多功能C厅  
主办机构:日本福冈市政府
联合主办: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
                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办事处  
                亚洲人居环境协会
                亚洲景观设计学会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
协办机构:中华环保基金会人居环境专项基金
                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
                日本九州大学北京事务所 
                日本久留米大学北京教育交流中心
 

中国人居人居会客厅对话1——名家看福冈   

对话1:名家看福冈

主持人: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肖溪

    【主持人】:第一场对话的主题是名家眼中的福冈都市景观建设。
    参与对话的嘉宾有: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运动(WUS)筹划指导委员会委员、亚洲人居环境协会主席刘兴达先生;联合国人居署驻华代表张振山先生;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总建筑师刘东卫先生;日本九州大学教授赵世晨先生。掌声欢迎各位到主席台就座。
    今天参与对话的各位嘉宾不仅是规划名家,而且到过世界上很多知名的城市,我想先提一个问题,在你们眼中,福冈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它具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首先有请刘兴达先生谈谈。

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运动(WUS)筹划指导委员会委员、亚洲人居环境协会主席刘兴达

    【刘兴达】:谢谢各位!今天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这里。今天佐藤先生、松本先生业也介绍过,关于城市在景观方面的建设,作为整个城市发展的一种关系在哪里。大家也知道有一个说法:城市是有生命的。这是什么意思呢?有生命的时候像人一样有,有生、老、病、死。在过去历史上也确实看到很多城市经过这样的阶段,所以福冈市给我的一个印象,它在整个城市发展的过程里,它做了很多工作,就是保证一个城市的活力,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过去很多有毛病的城市,因为在某一个方面太偏重了,比如说一个老工业基地因为在当时来说,它有经济的一种活力,但是一旦这个经济活力没有的时候,这个城市相对跟着这个经济活力颓废了。
    就好象人一样,怎么样利用不同的方法,希望人的身体健康,保证最活力的时候,你就可以按照不同经济的环境来调整。这样我就感觉,福冈市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给我的感受很深,很多专家都在努力,去利用景观建设,来保证城市不断的有活力。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作后面,他做了很多调整,包括公众参与,这些方面非常好的,也是很好的办法,怎么保证这些城市有不同的活力去进展。
    另外在景观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希望利用很好的景观环境不断地把一些有活力、有创意的一些年轻人可以留下来,包括吸引很多不同的企业,专家来到城市,帮助他不断的发展下去,这非常重要,为什么我们要景观建设来保证一个城市的活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刚才王总谈到,在城市方面我们要追求低碳的社会,其实在这方面福冈已经走在很前面,看到他们在最初的规划方面保证了很多自然生态的保护,这个也是我们内地很多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好好地考虑这些方面,所以产生了很多毛病,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因为今天对低碳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也希望福冈在这方面给我们多一些经验,我们可以做到未来城市发展里面会做到100%低碳的社会,这也是我希望从福冈学习的经验。谢谢!
  
    【主持人】:感谢刘先生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精彩观点。张振山先生,您作为联合国人居署驻华代表,曾经游历过世界上很多美丽的城市,也对福冈的情况非常熟悉,请您谈谈,福冈给您的印象是什么?您认为福冈市政府在城市景观建设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亚洲城市学习的?  

联合国人居署驻华代表张振山

    【张振山】:首先谢谢主持人。很高兴能参加这次对话。我刚才听了日本朋友的讲座以后,我觉得很受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从色彩、甚至把一些活动也列入到城市景观的范畴之内,我觉得很专业,很全面。我很早就对城市景观或者我们叫市容,我最早在建设部的市容园林局工作,所以对市容有所关注。我们最早的市容就是要改变城市的容貌,像天津最早改革开放初期,墙没有钱把它全部改造,所以把它粉刷一下,城市就显得很漂亮。所以我想一个城市的景观应该不是孤立的东西,它应该是一个城市自然的景观包括历史、文化、人文,是一个综合的东西。
    今天是谈福冈,我也去过两次福冈,每次急急忙忙从机场到饭店,然后开会,开完会就匆匆忙忙又离开了,对福冈的研究不是很深入,也没有走过很多地方,就是在饭店的周围走一走。但是我还是想谈两个观点,也不知道对不对,不对的请大家批评。
    第一个印象,福冈市给我的印象非常亲和。你居住在里面感觉到很方便,建筑上、景观上很协调,没有非常高的建筑,我们经常说地标性的建筑这样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中国很多的城市,特别是一些小城市,十几万人口都要建一个地标性的建筑。我就提出我的看法,我有一次到普洱市,他们只有12万人口,房子都是四五层的,到那个城市以后感觉很舒服,但是听到他们说要建几十层的地标性的建筑很茫然,所以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像福冈市学习,如何把建筑做得更有亲和力,使我们生活、居住更方便,而不是追求时尚的东西。
    第二个印象,我到福冈基本上没有看见围墙。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从封建社会发展过来的,到处都是大院,那么我们强调低碳,我们谈到交通,像国际上同样跟北京这样的一个大城市这样的情况,拥有同样的车辆数的时候,我们北京堵塞要严重的多。大家总是在考虑到如何使用单双号,我觉得这不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因为如果限一个号、两个号,等于20%的车辆等于报废了,这是很大的浪费。我想大家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些问题,我觉得福冈是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一个大院,现在一个大院为了安全只搞一个出口,那么这一个出口就考虑,如果这个车在另外一个地方的话,它本身有一个门但是不允许进,他就要开车绕进去,在绕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道路的车辆,也增加了碳排放,消耗了人的时间,所以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所以我们应该来考虑如何改进我们的管理,我们经常讲以人为本,其实我们都是以管理者为本,不是以人为本。
   
    【主持人】:感谢张振山先生。刘总,我知道您曾留学日本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曾多次往来福冈,而且您是我国住宅设计的资深专家,请您谈谈您的福冈印象?您认为是哪些城市景观元素带来了这种感受?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总建筑师刘东卫

    【刘东卫】:很高兴今天能参加城市景观的研讨会。其实我很有幸在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在福冈流过学,当时因为我们国家属于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前期。至今从我个人的观点,实际上后来我留学回来以后,由于工作关系,基本我把日本的城市都跑遍了,从内心来讲福冈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城市,它确实很漂亮。也许由于工作的经历,也接触到一些专业知识,本身也在思考为什么福冈会这么好,为什么日本这些城市景观方面会比我们国家更有特色?
    我个人觉得今天这个会时机特别好,确实从专业上来讲,我本身是做城市住宅区的规划和设计,也接触日本做城市景观的人员,日本的城市景观的营造建设在全世界来讲有它非常独特的体系。从它的国家制度、体系如何来实施它。
    八十年代末、九十初期日本开完博览会以后,这个区域后期在实施从前期来讲,它实施起来整个城市的区域,政府、民间、企业结合地区,建立非常强劲的一个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严格地按照这个原则一步步,一年年来做。
    说到这一点,我自己也非常感叹,我个人说一句专业上不是很负责,但是又很想说的话,我认为我们国家城市景观缺失,目前来讲很难有。我说的这个行业叫景观设计所,都在做什么样的事情,是给比如说住宅区来做,是我们把规划、设计空间各方面做完了以后,这时候才开始做景观。而日本景观设计是前期,土地的整理完了以后很快做景观设计。
    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我觉得我们国内对这个学科的认识,从政府角度、专业角度,方方面面的缺失,我觉得城市景观方面是触目惊心,因为时间这么短,这在这个城市区域的人,一两年不去那个区域变了个样,我觉得这么短的时期发生这么大的景观空间,由于建设从量变到质变,到景观变化,我觉得好多来不及搞,所以我觉得这次会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更加重要。
    借这个机会非常感谢日本的同行,把日本的城市景观营造和建设的宝贵经验和我们做交流。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东卫先生。还像大家透露一个小秘密,刘东卫先生不仅他本人到福冈留学,他马上还要送他女儿到福冈留学,可见他对福冈的喜爱程度有多深。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阿姆雷特,城市的风格确实是多姿多彩。赵世晨教授您对福冈德城市景观建设如何评价?

日本九州大学教授赵世晨

    【赵世晨】:感谢亚洲人居协会给我这次机会,给大家介绍福冈,跟大家探讨城市景观的问题。
    前三位前辈已经讲的非常精彩,我想说的话他们几乎都讲了。但是我还是想尽量讲的简洁一点。我本人的专业是城市规划,或者是城市设计。我到福冈还有六个月就二十年了,我想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角度来介绍一下福冈。
    刚才张司长在致词当中提出了三个问题:一个是本土化的问题;一个是人性化的问题;一个是标准化的问题。如果我说错了请大家指正。我想借第二个问题,城市的人性化来介绍一下福冈。
    正好这儿有图,我借着这个图来说一下,个区域几乎从这儿到这儿叫百道滨,二十年前开博览会的地区,大家可以从这张图上看到,它的主要干道有两条:第一条是城市高速;第二条干道是这条路。这条路作为它的主要干道,只有单向两条车线,这个区域里面有很多高层建筑,包括福冈塔、福冈市博物馆、福冈市图书馆,高层住宅、松下办公楼,建筑尺度非常大,但是街区里面的道路几乎都是单线一个车线;第二点它的中心公园的周围没有干道,南向有干道。
    我想总结一下,刚才佐藤先生也提到,在城市景观和强调自我找平衡,城市规划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平衡,两个对立的东西出现的时候我们要找平衡,找平衡有两种:一种就是满足双方(A和B)最好的方案。在我们实际中最多的是折中的方案,A受了点委屈,B也受了点委屈。考虑到人性化的问题,如果把人的尺度放到A的位置,它永远是在这个位置,永远人的尺度已经定了,所以我觉得人性化对于一个城市,对于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完全不能妥协的一个问题。
    因为我是导师,总喜欢把问题上钢。最后考虑上钢不管是建筑设计,或者科学发展,它的基础一定要有理念和哲学来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没有理念和哲学来支持这个技术的发展,美国战争也好,或者货币战争也好,人类上走过很多弯路。
讲到城市生活或者城市景观,第一个理念为人,或者是人的尺度。我们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为了做建筑设计,为谁来做。有的人这样问我,在做城市规划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车,如果车的问题解决了,也是为市民生活,为人,我说这个观点是非常对的。但是如果把人的两条腿也当成一种交通工具的时候,那么两条腿和车你要重视哪个?
   
    【主持人】:感谢各位专家的发言!最后请各位专家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你眼中的福冈。首先有请刘先生。
    【刘兴达】:低碳、漂亮。
    【赵世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刘东卫】:我体会最深就是游,其实我每次去福冈的时候都在转游。我觉得游我小时候的一种感觉,我小时候放学的时候,我们小学生手拉手,大家都知道这三十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交通环境,城市环境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实际上在日本已经经过这一段时期,那么福冈市这个地方,现在的孩子还是这样手拉手放学。
    【张振山】:环境优美、具有亲和力的城市。
肖溪:好名家的印象是:亲和力的城市、有童年记忆、安心•安全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宜人尺度的城市。这就是名家眼中的福冈。

中国人居人居会客厅对话2——名家眼中的中国城市景观建设

对话2:名家眼中的中国城市景观建设

    【主持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专家们的精彩发言再次表示感谢!接下来是中国人居人居会客厅对话第二场:名家眼中的中国城市景观建设。
    本场对话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涌彬担任主持。
参与对话的嘉宾有: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专家组组长开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韩秀琦;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秘书长吴国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 高级城市规划师刘泉;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加拿大海地莫克土地发展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李东。
    掌声欢迎各位专家前往主席台就座。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涌彬

    【王涌彬】:非常感谢大家这么专注的听这个会。我决定用一些比较轻松的方式来做这个对话,大家都是人居人居会客厅的客人,如果大家一起能互动这是最好的,我希望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我限定各位专家的时间稍微少一点,给在座的各位来宾留点时间,谢谢!大家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
    我们今天这场的嘉宾非常有特色,哪个方面的专家都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人居委的专家。第一位是人居委的组长开彦先生,我们首先从开先生这里开始。我们的视野可以暂时离开福冈,把我们的空间放得更远一点,里我们的生活更近一点。开先生从自己经历的角度,对城市景观方面,因为您长期做住区方面的工作,领导人居委作了那么多试点,从这些方面介绍一下住区建设怎么样促进或者影响城市景观。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专家组组长开彦

    【开   彦】:非常荣幸今天作为城市景观研究课题的成员。刚才王秘书长给我出了一个题目,住区这块怎么做景观。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对人的关怀不够。现在开发商只是为了好卖,这样在人文方面的体系为作景观作景观,为表现你的特色而做景观。
    第二方面开放性不够。我们研究了几十年以来的围墙式、封闭式、警卫站岗式的方式,这种方式特别有害于景观发展。刚才也说了,首先要把整个住区和城市融合起来,把它开放出来,使它更能够接近城市,接近城市的一些设施,让它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把它圈起来以后,就把人跟城市分割起来。
    第三方面要有融洽性、适合性。我们的住区大多数强调个性,强调标准性,就是表现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这样的住区从城市的协调性、景观性讲,非常的成问题。
    第四方面城市的建筑功能性。如果整个小区的建筑不强调它的功能,不强调它的用途,特别是现在讲绿色、低碳、节能这一块,我们过去在这一方面只是口头说,但是没有一个人来做。
    我认为今天能立这个课题,通过这个课题能不能把我们现在的城市打乱的面貌能够有所改变,能够引导城市的发展,住区的发展。谢谢!
   
    【王涌彬】:开总介绍的这个体系,目前来说所有的城市最大量建设住区,对整个城市的综合考虑。任何一个项目,任何一栋建筑都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必须这样做。
韩秀琦女士是我们人居委的专家,她也是中国建筑设计院的副总规划设计师,请韩秀琦女士介绍一下,您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对城市景观这方面有些什么样的思考。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韩秀琦

    【韩秀琦】:参加这个会非常高兴,因为我觉得这个会非常重要。跟福冈的交流,对城市的设计提高非常有帮助。
    非常有幸我曾经去过福冈,而且对福冈的认识和对中国城市面貌的对比,我觉得中国的城市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其实上一场的很多人也代表了我的观点,首先我觉得中国的城市建设,它的规模不是从人的角度来考虑,而且从车的角度来考虑的,整个城市的尺度是有问题的。中国的大城市都非常气派,比如说像下了飞机坐汽车,感觉非常气派,街道和一些建筑都非常漂亮,但是我觉得这是人坐车的感觉来感受这个城市。对人的关怀就太少了,比如说所有的城市设计都是以车为本,城市的道路越来越宽,现在人过马路非常困难,像我们岁数大一点的人,红灯还没有走过去就赶快回来,而且现在车把所有的道路全占了,骑自行车的路都不敢骑了。
    另外人走的路就更没有了,所以我觉得在这些大城市生活人是很困难的,没有车是办不了事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下来考虑对人的关怀太少,对没有车的人的关怀更少。而且我觉得在建造城市中“贪大求洋”,比如说我们建很大的景观大道、大的广场,大的主题公园,这些尺度都失去了人们一种最悲痛的感觉。所以我感觉在福冈走着、走着有非常亲近生活的大的绿地、公园。可是我觉得我们除了车走的城市道路以外,就没有别的道路。刚才专家也说了,他认为最好的绿色在后海那个地方,我觉得北京就保留了非常少的一部分原来的城市尺度,这个是非常可怜的。
    从大的尺度来讲应该非常注意。有些县级城市它的景观大道红线200米,像天安门广场城市红线才80米,所以我觉得土地的浪费是非常遗憾的,应该尊重土地!
    另外像北京有很多街道,比如像天安门广场、长安街不能停靠出租汽车,很多外国来的朋友,他们在朝阳街上等着公共汽车,等着出租车,根本就停不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城市考虑人的感受比较少,这是我们将来要注意的地方。
    还有城市公共空间,除了道路之外,其它的空间就非常少。还有一些没有人性的大广场。我觉得中国的很多城市,城市道路都非常稀,而且都非常宽,占着非常少的城市之路来支撑着人活动的空间,所以很多城市,像北京在大的街道上可以感受到很漂亮,但是在街坊里面你就会觉得这个城市很没兴趣,有很多大的社区都是用封闭的围墙、大院把整个街坊空间路被隔离开来,其实有很多更加人性的空间需要我们研究、创造。
    另外我觉得对绿色空间的重视也非常重要。像福冈用填海造的新的爱蓝岛,它舍得拿出很多绿地,来满足人对生活的环境。我们很多地方没有这种大的绿地,我觉得某些大的城市应该学习日本的经验,把城市公园作好。
   
    【王涌彬】:韩总介绍了这样的情况,我们中国的城市如果大家都走几个,再和国外的城市比较一下,会发现我们城市的道路比别人宽的多,我们的车也会比别人多,而且比别人还要拥堵,是这样的。
吴国力先生是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的秘书长,他在欧洲游离社会居住了很多年,也是非常有体会的,也是著名的建筑师,您在这方面有什么体会说一下。

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秘书长吴国力

      【吴国力】:首先感谢人居委组织这样的会。刚才第一组的都各自到过福冈,通过对福冈的介绍大家会了解到福冈是非常环保、非常宜居的城市,我去过一次,我同意你们的说法。我下非常的第一印象非常干净,不仅是福冈,整个日本都是这样干净。从这一点我就感觉到我们中国和日本的差距。为什么中国定位是发展中国家,而日本定位发达国家,我觉得就环境建设来讲,我们确实面临非常大的差距。我们的水系、垃圾处理、空气跟发达国家差的很远。
    我在欧洲生活过十年,现在如果每年要回去的话,我感觉它的干净、空气就是蓝天。我从小在北京长大,北京五十年代的时候还是非常干净的,空气还是非常好的,现在差很多,所以我们跟国外的环境差距很大。我最主要要说的一句话:中国人不能够故步自封。虽然现在几十年有很多大规模建设,但是我们的差距确实非常大。我给你们讲一个小例子倒垃圾,五十年代倒垃圾的时候,我住在北京胡同里面,我们叫“倒脏土”,为什么叫倒脏土呢?不像现在讲厨浴垃圾、纸,因为当时烧煤炉,所以最主要的垃圾是煤灰,到时间来一个车、摇铃,大家端着簸箕端到胡同里面给它倒了。我最早到欧洲是1990年,当时欧洲处理垃圾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到处看见住宅院子里面有大垃圾桶,分几种颜色。在北京我们刚刚在分,而且每户免费发了三个垃圾桶,一个是厨浴拉什、一个是可再生垃圾,另外一个是其余垃圾。我在想欧洲的现在,欧洲若干年前,大约是从九十年代开始,他们已经倒垃圾已经地下化了。我刚才为了讲一个事情画了一个小图,它不是大垃圾桶的概念,它是把这么一个东西,上部是一个很小的,大部分的垃圾是埋在地下的,已经地下化。上部露出50×50×60这样一个孔,它分成三类:一类是纸张;一类是锅铝;另外一类是其它垃圾。当你有大的家具你要给环境保护局打电话,你说要扔大的物板等等,你说固定放在那儿,让他们星期一来取。底下的面积是4×4×5米,而且它是不锈钢做的,所以费用比较高。
    我再讲讲垃圾袋,北京发了三年垃圾袋,有绿色的、黑色的。去年的时候开车到德国去,德国的垃圾袋完全是透明的,也是根据新的形式防止恐怖主义,所以垃圾袋很透明,里面放着什么东西一目了然,无论是公共的地方,还是私人垃圾已经完全是透明的。所以我觉得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在进步,同时发达国家也在进步,所以在这个环境建设问题上,我们要看到差距,一定要努力前进。谢谢!
   
    【王涌彬】:吴先生是环保专家。中间两位先暂停一下,我请下面的嘉宾给我们做一下发言。
    下面有一位大腕,北京大学的教授吕斌先生,他是我们国家城市规划的专家,也是城市建设局非常著名的专家,他能够出席今天的会议,我们非常高兴。大家掌声欢迎!
   

北京大学教授吕斌

    【吕   斌】:感谢王秘书长。我刚下课来晚了,再一个主要来学习。以上专家讲的都非常好,我都同意。我就讲一点,从另外一个视觉。我觉得都市景观建设的主体,从开教授那儿讲的,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是多元,这个景观不是政府,不是所谓的纯牌的专家在这儿讨论的问题,肖秘书长那个阶段,其中有一个专家提到日本具有社会性是觉得一种包容,对于城市景观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谢谢!
   
    【王涌彬】:谢谢吕教授。
    下面还有一位从日本刚留学回来的,任伟先生您谈谈您的感受。

建筑师任伟

     【任   伟】:刚才开总,还有前面的专家也提到,在日本的城市环境当中,像我们中国比如说某一个住区都是封闭式的管理,尤其在北京这个感觉更明显一点,街区的概念在北京比如说从过去的传统元朝以来,北京的城市规划从大街区到小胡同,这个大街区再往下去有一个很细分的小的那个,它是一个横级化的划分,因此它并不是非常封闭的概念,所以这样非常有利于整体的城市,从细小一直到建设,微观到接纳,创造一个宏观的整体概念。
    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很多方面,包括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有实力的开发商会把整片土地买下来。无法从单方面细说,但是刚才吕教授所说的,参与这个城市景观设计当中是多方面的,包括产学研,包括各方面都有参与的主体在里面。因此我觉得作为一个城市的景观感来说,不是单纯的作为专家,或者说作为政府,或者说某个方面去做的一个课题在里面,更多的是要调动城市当中的老百姓、居民主体,市民参与,要从这方面来讲,能更有群众基础,这样从城市规划的改造来说,可能会从细到大,包括从城市景观来说也是这样,从小胡同到街区,甚至到更大规模的整体城市规划的变革上来讲,可能都会有些影响。谢谢!
   
    【王涌彬】:因为任伟是一个非常有追求的建筑师,在北京作过很多年的设计,又去留学,体会非常多。下面还有两位专家,下面先请李东先生先说。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加拿大海地莫克土地发展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李东

    【李   东】:谢谢主持人给我这个机会,跟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一起来学习和交流有关方面的经验。
大家也可以肯定今天来的嘉宾各专业都有,不光是景观方面的,这说明城市景观不是从单一方面,从景观这佛教能概括的,我觉得景观这方面是非常综合的,包括政府管理、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生态等等各个方面。我在加拿大待过几年,在欧洲城市也去过一些,在欧洲也学习过。去这些国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从它的城市到它的自然,到更微观的居民自家,我觉得这个衔接坡度非常好,我觉得这应该是它文化的一个基础,它的文化基础应该是基于民主文化来形成它的这个城市景观体系。
    我们国家从封建到民主也就是一百年的时间,所以说中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可以说进步也比较大。我们设计师有很多从国外回来的,从景观的个案,我觉得我们的水平不必国外低,但是从城市角度来讲,从整体城市的配套来讲,我觉得其它方面差的比较多,这是我们需要重点改善的地方。尤其是像很多高档居住区,内部设置景观设计很好,政府主导的很多大的公园、广场也很好,但是整体感觉起来老百姓参与性比较差,政府很多大的广场,公园,更多的是从形象,从宏大的构思来考虑人的参与性,对人的感受注意得不够,我觉得这方面应该改善。从我们的文化,从管理体制上应该做工作。现在做的这个工作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过去产生很多问题是从政府主导自上而下体制下面产生的问题,日本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先例,日本政府有亚洲都市研究所这样的机构来研究各国的先进经验,给政府提供帮助,这是非常好的经验。人居委可以说在这方面开了很多先河,从人居城市试点,到城市景观体系研究,我觉得将来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推动中国城市景观体系的发展,我觉得可喜可贺。谢谢大家!
   
    【王涌彬】:我这儿有几个问题插一下。
    【提   问】:如何打破中国城市的背景?
    【王涌彬】:其实这个问题大家刚才已经说了,很多时候都是为景观而景观。
我把刘泉先生留到了最后,刘先生是中科院的高级规划师,他是非常著名的城市发展战略,他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我刚才问了,你希望谈点什么方面的问题,他说他什么都可以,所以就把他留到最后了,时间可以稍微多一点。我希望您从大的宏观的角度探讨一下,其实我们中国景观这方面不是技术,很多是在发展战略、模式、方向方面有些欠缺,您在这方面谈点感受。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所主任刘泉

    【刘   泉】:首先谢谢大家!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大概五年前,中国城市为主的非正常死亡原因是综合癌症,各个癌症叠加起来是中国城市致死的第一大诱因。而最近这几年是心脑血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但是最近这十年富裕了,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大家对油脂类、肉物类的摄入类,在行为习惯没有改变之前摄入太多,于是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非正常死亡的最重大原因之一。我想说的是,中国的城市化也是具有相通的情形在出现。因为我们中国人,正在做的事情是欧洲,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在做,中国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世界上人口最多一个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太快。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但是中国城市真正发展快也就是这近十年,就像我们说的,心血管致死的第一大原因是最近这十年才开始产生的。中国的快速城市化最近这十年,发生的也是最快的。所以刚才王秘书长说的,如何解决中国被景观化的问题。我想说的是有一个担忧,在如此快速的,非常无奈的发展局势底下,经过未来的多少年,是不是中国的城市也会出现类似于我们目前心脑血管最广泛,是我们中国人类最大的死亡诱因,这是一个最大的担忧。
    接下来来说在担忧面前我们应该做的城市,景观环境的一个课题,我认为这个时间出台的非常好。因为这个事情要早十年没有人理,如果再晚了也不行。回答这个问题想回顾一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规划的过程:我们在七十年来末、八十年代初大概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在恢复,这个恢复的过程是在重新拣起规划,那个时候规划是不收费的,我的第一个规划是1984年10月份做的,一分钱不收,给我们买了飞机票,我们非常高兴;过了中间的十六、七年,解决的问题是城市从最简单的功能研究解决城市综合功能的布局;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新一个十年,大概六、七年,我们中国的城市开始从基本的功能规划向真正的高端迈进,我说的这个高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我们现在的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建设里面的主体,城市政府已经开始在注意城市的环境,所以我说我们今天这个命题真的是太合适了,刚开始认识,如果做早了没有人理我们。所以我希望今天这个会,今天这个题目,我特别希望、特别期盼,同时也非常有信心,我认为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城市建设,中国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目前我们城市建设首要的基本难度是城市的总体规划,我们的规划体系没有严格的、系统的解决城市的景观环境问题,更不要说像日本一样,提出立法的方式来解决城市景观的环境。
    第二个现象是,目前中国的景观建设、景观设计走了十几年的历程,在二十年以前基本上是空白的,我们现在解决的是工程的景观设计,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以及规模很庞大的一个区域来说,我们更多的是解决一个广场、一条街、街区的一个部分,但是作为城市来说,由于中国的政绩,我们国家的建设主体,刚才吕斌老师说的很好,希望多元参与,但是主体是城市政府,城市政府的行为,在此以前很少去考虑城市景观环境综合的课题,以综合的课题来考虑我们的城市,主要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今天实在是太欠缺了。所以我想说我们这个课题,以及这次会也许会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情。
我觉得这件事情延展下去会产生两个很好的希望:第一个希望通过城市景观环境评估体系,像很多有条件的城市,愿意尝试的城市,来提供景观环境的系统,这种需求和欠缺,来补充绑定的城市总体规划,还来不及或者没有精力解决的城市的景观环境问题,一句话:城市首先不是一期具体的几个工程,第一个要解决的是从城市的背景发展条件,城市的发展定位,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来研究这个城市应该寻求的景观环境大的课程。在这个课题之下,再解决我们已经运行了十几年的景观环境的工程项目,这样叠加会使城市建设更为合理,尤其是城市景观环境,为人类极端追求的课题,让生活更美好的课题能够实现。
    从城市的管理者、城市生活这块开始做课题;其次在这个背景底下,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对目前国内千千万万的设计公司会产生一些引领。我见过许多公司,从单个的项目做得不错,但是他们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在每一个所设计的城市广泛的研究这个城市,帮城市政府设计一些课题,这个课题超越短视的,超越局部的。
接下来祝愿我们真正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王涌彬】:非常感谢刘先生的精彩演讲,把我们课题的最终目的出来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具体的路线,在前面也谈到了,在日本的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已经有了都市景观营造法,我们还没有,或许我们这个课题能够促成我们国家早日在城市景观方面立法,这是我们最高的追求。
    我这里有几个问题给大家读一下,其中包括了怎么能够提升中国景观师的整体素质,我想刘先生已经提到了,要把视野扩大,当你把整体视野放到整个城市的时候,你的思路可能就完全变化了。我认为我们的景观师不要认为你就是做景观的,其实你是在营造一种生活。
   
    【刘   泉】:我插一句,景观一方面是认识城市;另一方面确确实实深入生活、学习生活,因为城市、人类说的很高也会很高,但是说的很低,就是非常朴素吃喝拉撒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学会生活是很重要的。
   
    【王涌彬】:还有一个问题是问福冈这边的。
提问:城市景观建设的主体在中国这边大部分是政府主导,在景观建设这方面比较难能够产生经济上的回报。福冈在这些方面有什么样心得,也什么体会?
   
    【佐藤优】:首先第一个有关通过营造城市景观以后有多少经济回报。目前在日本有些设计研究的一个大致的结论:通过改善城市景观以后,能够提升地价,土地价格大概在3-4%,这是公认的一个结论。
    第二个经济回报,因为像福冈市本身是农产业占GDP的1%都不到,主要靠商业、文化各方面来维持这个城市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令人舒适的城市,就能集中很多人到这里工作、生活,所以城市景观要做到好,各个城市,各个年龄段都愿意到你这个城市来生活,发展,这样就能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活力。
   
    【王涌彬】:就是城市的综合能力提升。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再请大家提问了。台上几位嘉宾一人再来一句对我们下面做的中国城市景观说上一两句,我们就结束了。
   
    【开   彦】:赶紧启动全新的奖项的评比活动,通过这个我们来扎扎实实把城市景观的问题启动起来,有目标的去行动起来。
    【韩秀琦】: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更加宜居、更加具有亲和力。
    【赵世晨】:中国的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刘   泉】:中国的城市规划,从现在开始解决品质,解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课题下,具有广泛、巨大、长远的空间。
    【李   东】:我先举个例子,我在北京经常看到河边钓鱼的人,两边都是钓鱼的人,我感觉钓鱼的人比河里的鱼还多,所以我感觉自然界在中国没有地位,鱼游到水里面就是鱼钩,中国的城市景观建设管理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景观建设要做到均衡,另一方面管理要加强,否则我看到很多河里面,城市公共的绿地、街道,因为管理不善,垃圾、公共卫生状况很差,所以我觉得中国建设要均衡,要民主,另外要加强管理。

 


速记:罗爱梅
来源:中国人居环境网
 

报名表单
报名表
*单位名称:
*参会总人数:
*参会人姓名:
*参会人职务:
*需要房间数:
*联系人:
*联系人手机号码:
联系人电话号码: --
联系人传真: -
*联系人Email:
*确认方式:
参会人补充要求: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