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政府有作为,

第33期:住宅产业化系列之三——雅世合金公寓

2010-03-09 来源:未知

【摘要】:中国人居人居会客厅 “ 关注集成住宅、关注人居未来 ” 系列活动之三 —— 雅世合金公寓的中国 主办单位: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国人居人居会客厅关注集成住宅、关注人居未来系列活动之三
             ——雅世合金公寓的中国

主办单位: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国人居环境网(www.chinachs.org.cn)
协办单位: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全经联可持续建筑委员会
特别支持: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雅世集团/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
媒体支持:新浪/住宅产业/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报/楼市/中国建材报/商业价值/联盟者/城市住宅/城市开发
会议地点:雅世合金公寓商业楼(海淀区永定路甲4号)
 
活动流程:
14:00分—14:20分   介绍项目概况
主持人:刘东卫(国家住宅工程中心总建筑师)
北京雅世合金公寓项目工地及全装修成品住宅工法样板间的主要特征:
2、中日技术集成示范工程
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 J01B01) 百年住居LC住宅试点工程
4、SI住宅体系整体研发应用的全国首个住宅项目
5、普适型住宅的技术集成与内装工业化的建造的全国首个住宅项目

 
14:20分—15:00分   参观北京雅世合金公寓项目工地及全装修成品住宅工法的样板间
15:01分—16:00分   自由对话
主持人:开彦(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兼专家组组长)
 
参观交流对话提纲:
1、从住宅寿命短、耗能大、质量通病严重和二次装修浪费等问题,如何认识百年住居理念和普适性住宅体系?
2、为什么说,住宅技术理念落后和系统研发缺失是制约目前住宅性能和品质的重要瓶颈?
3、作为住宅工业化的技术集成的在房地产项目中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探索,雅世合金公寓攻关且解决了哪些关键技术?在内装工业化集成技术开发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和收获是什么?
4、从我国的住宅产业化发展和未来高品质住宅建设进程来看,应该如何正确评价雅世合金公寓的价值,其住宅工业化的技术研发路线和实践经验有何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究竟被开发商的接受度有多少?消费者对集成住宅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如何?
5、为迎接“造房子像造汽车”这个生产建设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房地产行业实现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到工业化生产的根本转型还需要哪些准备?
 
出席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童悦仲: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原副主任
    赵冠谦:国家级勘测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总顾问
    毛  钺:北京市规划局原副局长
    开  彦: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兼专家组组长
    谢远冀:首都规划会和北京规划委员副总建筑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专家
    赵士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原副司长
    韩秀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马韵玉:国家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专家
    刘东卫: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住宅工程中心总建筑师
    宫铁军:雅世置业集团执行总裁
    徐怡芳: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秦  珩: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姜  炜: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副秘书长
    李小宁:全经联可续建筑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丛  军: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总经理
    樊  航: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副总经理
    采明勇: 中国贸促会建设分会集成建筑委员会秘书长
    戎京生: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负责人
    徐勇刚:博洛尼(杭州)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全程实录:
 
主持人: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宣传推广部主任 彭春芳
 
    主持人:这是我们人居委“关注集成住宅、关注人居未来”系列活动的第三期,今天重点是以“雅世合金公寓”项目为范例,重点探讨集成住宅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内装的集体化 。刚才大家参观了项目的样板间,有很多体会和感想。
    首先有请这个项目的主设计师,国家住宅工程中心总建筑师、人居委副秘书长刘东卫先生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总体概况和技术创新!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住宅工程中心总建筑师刘东卫
 
    刘东卫:很高兴大家看我们这个团队合作的项目。可以说这个项目是很特殊的一个项目,这是我们院和日本合作的项目《中日技术集成示范工程》,也是我们十一五课题的一个起点。
    我毕业后二十多年在做这个,也算是我自己的一个体会,经历了特殊的项目。我们这个团队对我们国家单体住宅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思考,也尽可能把这个项目做好。实际上像赵总、开总都是老师,希望大家能给我们宝贵意见,谢谢!
    (播放宣传片)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兼专家组组长开  彦
 
    开  彦:下面我来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还是准备一些讨论会。今天是我们“关注集成住宅、关注人居未来”的第三个系列。第一个系列的主题是日本集成住宅发展历程及经验,介绍了KSI体系;第二个系列我们到万科去了,获得了很多知识,他们做的非常有成就感,由于他们做的关系,现在很多行业在关注集成化发展问题,他们做的不错,以后还有更大的目标需要去完成。今天我们到雅世合金公寓来,重点讲内装住宅,产品、部品集成化问题,今天围绕部品、产品集成化的概念来讨论。第四次我们到北京市,今年做50万平米,明年做100万平米,在这方面他们现在打算怎么做、有什么计划。下一次专门听一下关于50万平米和100万平米北京市怎么做,下次再讨论。结合他们的情况,北京市究竟怎么来开展,因为在座的来自各行各业,通过这四次活动我们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
    另外我想提一下,我们中国人居环境网,包括全经联网都挂上了这两次的活动,大家可以去看。这次也会在网上直播,大家可以登录网站收看。这一系列活动是中国人居环境网主办的一个栏目——中国人居人居会客厅的特别栏目,本系列协办单位有全经联、梁开设计,以及包括雅世、万科等在内的支持单位,我特别表示感谢。
    (ppt演示)
    今天我想结合几个问题来阐述一下。最近我在网上收集了资料,归纳起来后我认为是这几条:第一,技术路线:SI体系,完全集成化的概念。S是结构支撑体;I是填充体,是内装体。很多路线是集成化,集成的概念有大集成,有小集成,做一个厨具、墙体、楼板、采暖系统,这些是小集成;大集成是大的建筑物的集成,很多房子的集成。第二,产品目标:LC体系,即循环利用系统,是全寿命系统,也是百年住宅的系统。它的结构寿命跟使用寿命,跟配件材料寿命、管道寿命要一致,要能够改造和变化,要能够在功能上、材料上、部品上能够达到一百年。第三:3U住宅品质。因为集成化的东西就不能限制性能和使用,所以通过这些技术以后,它全部满足使用上的要求。3U概念:第一是全寿命;第二是全功能;第三是全设施。
    (ppt演示)
    这个我已经讲过了,再进一步介绍一下SI体系。
    SI住宅,是一个开放性的,通用性很强的工业化体系,是产业链最重要的部分。
    (ppt演示)
    究竟是万科的住宅产业化?还是房地产行业的住宅产业化?这个是上次姜炜提出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讨论,也是我们今天要办会的最主要目标。万科是个了不起的企业,有气头,而且看的很远,看十年、二十年以后的发展。但是万科作为一家企业,在做的当中已经受益了,不光在名誉上受益,实际上在经济上、综合效益上也受益了。从管理上面,从整个的技术方面是赢家。所以跟着很多像绿地、金地等有实力的公司都考虑做。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加入不是像万科这样大的公司,更小的企业能不能做?我觉得也应该能做,这就是我们行业要发展,行业要做的事情。
    童主任今天在这儿,他是领导,虽然他现在不是公务员,但是他是领导这个行业的。童主任当了很多年的住宅产业化主任,他一直在主管这一块,他上次说没有把这个事情做出来,忽略了一下。
    (ppt演示)
    这是我画的一张图。中间的大黑圈里面是万科的产业化。万科的产业化模式是怎样的?它是一个大园外面带着一片小园,这样形成产业模式。也就是说,万科要辛苦组织这些部门为他服务。这些部门万科跟墙体部品、厨卫部品等提出要求,他们要按照万科的要求来做,他们会提供东西给万科用。万科很辛苦,组织庞大的研发机构,包括标准、研究等等都要配套,针对的这些人都是外围的机构。之所以说万科了不起,因为他要做那么多事情才能把集成化做好。
    (ppt演示)
    我们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我们的产业化就形成了。我们组织一个产品联盟,把相关的产品供应机构,技术、供应部门、研究部门、设计部门打成一个圈,按照一个规律去做,统一起来做,这样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圈,符合这个要求的给他一个BL品牌标志制度。BL体系是优良部品的体系。如果我们组成一个圈,将来把品牌能够做出来。这是联盟底下的一个产品,经过认证核对的,这样的东西弄出来,这个行业就好了。
    这是童主任他们一直想做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做出来。现在为什么要提出呢?是因为现在到了时候,我们GDP很高,技术也很到位了,现在就差一把劲把它联合起来做合格的东西,系列化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做出来以后,社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一起来组织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就方便了,雅世和万科都不用这么辛苦来做。
    (ppt演示)
    下面这张图片显示的是产业化生产链的受众:
    住户:性能高、质量保证、全寿命住宅;
    部品供应:批量化、系列化、标准化、平稳化;
    施工部门:集成安装、干法生产、文明管理、垃圾减量;
    房地产商:管理科学、简化、个性、综合成本低、高效率;
    科研设计:模块化、创新、探索未来;
    行业主管:产业化、规范化、有序化、效率化、平台化、环保化。
    我写的对不对,一会儿大家一起来谈。是不是受众了,产业链怎么形成,从哪些地方突破。
    下面请宫总说几句。
    开  彦:宫总我提一个问题,刘东卫是个日本谜,当时你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怎么想到找刘东卫来做的?
 
雅世置业集团执行总裁宫铁军
 
    宫铁军:我们当时跟刘总一起去的日本,在日本的时候我们看了一下日本50平米的住宅。政府部门改造,我们当时很奇怪,他们花很大的成本去改造我们现在要拆除的这些楼,而且改造的成本由他们的员工承担,就类似我们原来的经济适用房一样,所以当时我们参观他们的时候有一个想法,中国的房子20年就被拆掉了,当时我们还问了一个问题,说这个房子拆掉再造和现在改造从经济收益上面讲哪个更好?日本说没有这个概念,当这个房子能用的时候,没有到规定年限的时候一定会把它修缮好。我们观察之后,他们原来的防水也是像我们这种技术,防水涂抹,我跟他们说你这个漏水吗?他说肯定漏,因为它的周期是20-30年,这是被允许的。他们在平层楼盘上做整体的合作卫生间,日本人一个对制度比较遵守;第二他们肯花成本去做这件事;第三他们在改造过程中确实做的很精细。当时我们的老板也在,我们提了一个想法,问东卫说中国能不能做这样的产品?东卫说目前中国没有人做,成本比较高,那时候是2008年初,我们就说试一试,说要是有合适的机会就做一下。2008年5月份我们正好看到这块地,规模等各方面比较合适,因为买这块地就是为了做这件事,所以就找东卫做了这个。
    开  彦:您觉得做这个最辛苦的地方是哪块?
    宫铁军:为什么做两套样板间?一套是比较尊重日方的设计师,把日本的东西搬来比较多;一套是按照中国的理解,包括平面户型,包括层、包括对立面,这些融合是最难的。第二,要达到日本住宅精细化标准需要合作队伍;第三个难是部品合作商。这三者是最难的。当时我们计划把进口商品控制在15%之内,尽量把进口的换成在中国有国产的,这个目的不是说去节省成本,而是让这个产品能够在中国国产化,以后对中国的产业发展有一个促进作用。我们这个项目样板间的所有材料日本是免费提供的,他们就一个希望,希望在应用中了解中国市场客户,到底喜欢检修口还是替交线等等,因为它生产四千多种部品,我们谈的是哪一家在中国国产的就用哪一家,这是比较难的。
    开  彦:现在国内的一些部品、材料、技术供应,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宫铁军:没有特别精致的目标追求。
    开  彦:你指的目标追求是什么目标?
    宫铁军:比如说这个东西100分,日本和德国的企业都可以达到95分,中国的仿制很快,但是仿到80分之后放弃对95分的追求,中国人很聪明。国外的企业在中国代工的产品返销到国外去的时候,它的品质一点都不差,但是它不在中国销售。
    开  彦:为什么呢?中国没有这个市场,没有需求吗?
    宫铁军:我觉得需求是有的,这需要整体的行业,包括现在房价高了,大家论证这个事情,房价高/低和品质到底是什么关联?当时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有客户说谈什么品质啊,现在一房难求,你让我买到就可以了,这是比较脱节的一个状况。
    我举一个例子:抽烟机进入到中国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前我们讨论抽烟机能不能用的时候,转眼之间抽烟机就已经普及了;我们讨论橱柜和衣柜能不能被工业化的时候,转眼间就遍地都是了。所以现在需要在构造体系上,真正有一个共识,在这种共识上大家推动这个市场。所以现在很多企业,像大的企业,像中海、万科,大家都在说要做精装修,所有的品牌企业都是一个问题,不管装修高/低,不能出现质量通病。我可以说一句很负责的话,要解决质量通病必须从构造工艺上根本解决。这个方法是开放式的,这套东西体系很成熟、技术很成熟,应用也不难,实际上是大家的思维需要转变一下,大家对品质还是处在地段、价格、配套这几个方面。

国家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专家马韵玉
 
    马韵玉:因为别人拍照可以帮你们扩大宣传力度,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让拍照?第二,中国目前是卖方市场,我们现在缺少相关标准,但是相关标准制定了,像你们有些东西在日本算好了,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做,这个支撑点到底是多少一个,这些东西我们现在没有一个地方是真正有这种测试基地。所以整个来讲,我们市场成熟度不够,希望要在理论上往这样的方向走。
    宫铁军:我把您这两个问题解答一下。第一个为什么禁止拍照呢?实际上是这样的,我跟东卫一直在说,这个技术没有什么保密性,它是开放性的构造体系,为什么剖开它来看呢,特别简单。为什么说不让拍照、摄像呢?因为这个房子作为样板间,虽然1:1完全模拟了,包括层高,包括所有的,但是它不可避免的有一些是实验性的,它跟客户真正交楼的时候不太一样,如果这个资料客户说,比如说我们这个管线现在是这样固定的,但是它现在是石膏板的吊顶,以后是混凝土的顶板,那么怎么去固定?实际我们在楼里做了五个实体样板间在去做这种样板,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地里要开放,施工过程中去开放,让客户按真正的收楼去看他的房子怎么施工,它的标准怎么落实的,那些是可以拍照的,这些我们跟施工单位去谈,它整个过程是开放的。我们最大的担心客户会去误解其中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大家看到整体浴室用了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门,不同的这些东西,实际上我们叫工艺样板间没有叫展示样板间,这两间完全是我们内部为了推敲这些东西作出了两个模拟的样板间,两个花了三个月时间,超出正常工期一倍来去做我们内部的演练,现在工地中已经作了五个管线样板间,刚才说到都是日本技术,其实这个也是不对的。我们为什么两套?一套是日本的技术;一套是把日本的技术放到中国来,按照中国的特色进行改良和改造。比如说水管走到吊顶里头,然后地面上部铺设采暖板,现在采暖板日本没有,它是一种粗管体系,适用于现在的规范,中国的水质,这种东西不是日本技术有的。再比如说,为了要去对应精细化的装修施工,采用灌芯混凝土结构体系,这日本根本就没有,这种灌芯混凝土砌块它就是清水的效果。刚才大家看到的幻灯片有一张是我们办公楼的图片,那个是用彩色混凝土保温复合砌块做出来的,用了五年,效果非常好。国家住宅工程中心每年都在做节能的监测,连续作了五年,保温效果非常好,除去洞口、冷桥之外,墙体本身保温非常好,这些技术日本是没有的。
    第二个问题您说的标准,其实中国的标准并不差,中国的标准严格来讲可以说95,甚至100分的标准,只不过大家在执行这个标准的时候容忍度比较高。包括在收房来说,是靠客户的容忍度去接收房屋质量问题的通病,标准都有。比如说这个墙,歪了之后如果说要砸掉它,做混凝土隔墙板的工人走了,要砸掉它以后需要重新再上混凝土隔墙板来做,工期是否允许,不允许就两面抹灰,抹灰之后工期是否允许,一道道环节下来,所有的工程中中国人什么都可以原谅,什么都可以被原谅。我们以前说最好客户跟市场供需平衡,双方能够选择这样的时代。
    开  彦:谢谢!下面大家谈谈体会,这个事情怎么走,有哪些不懂得问题一起讨论一下,随便谈,我们今天的形式还是座谈会。
    首先请童主任谈一下。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原副主任童悦仲
 
    童悦仲:我说一下产业化,因为4月2日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房改的讲话发表30周年,1980年4月2日视察前三门工程讲的房改问题,所以准备纪念一下,有一个杂志找我说写一篇文章,“中国的住房改革跟住宅产业化到底是什么关系”。后来我说这个不好说,我觉得从1978年整个改革,我们几次谈到,在改革之前,我们的工厂化程度、装配化程度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跟当时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做法差别不是很大。徐伯安老师的女儿,小时候在前三门工地看到过,她是见证人,当然我们这几个,像马总、开总、赵司长、毛局长我们都经历过,就好象我们的正规军覆灭了,因为我们当时是计划经济,我们的建筑队伍都是正式职工,农民一进城变成游击队了,现在游击队也变成正规军了。当时没有万科、没有保业,保业是1980年以后农民进城了,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以后腾出手来可以搞建筑业,这样起来的。改革以后一开始对我们的产业化有一些倒退,但现在又开始了。产业化的主力是谁?应该是企业,绝不是政府。推进产业化企业是两种形式,开总刚才讲的是第三种形式。最近刘部长特别想搞产业联盟,一个是企业,比如由万科牵头做的这种;还有一种是虚拟的企业集团推进产业化,比如说海尔家居,包括像雅世合金公寓也搞了很多项目,今后跟刘东卫,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一些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实体,但是它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联系,相对固定的联系。我觉得一个是靠企业集团;另外一个是虚拟企业集团推进住宅产业化。
    我的观点是:产业化如果到了一定时候,你不想产业化它也得产业化,不产业化就生存不了。我见到澳大利亚的代表团,他说我们给逼出来的,没有办法,如果不照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就没法生存。实际上到了一定程度人工比机器精细,再精细的机器没有人工那么精细,何以为证呢?比如说照相机的镜头,最好的镜头机器生产出来以后得找老师傅用手摩一下,摩两下才能变成最好的技术;另外像瑞士手表很好,它都很好,它的零件都是机器生产出来,但是在于装的这个人,机器装不行,必须是有经验的人去装,装出来机械表走的非常好。
    产业化我上次说了,提高劳动生产力,节约能源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减轻劳动强度,这是它的目的。
    开  彦:谢谢!下面请全经联的姜炜谈谈体会。

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副秘书长姜  炜
 
    姜  炜:我刚才比较有幸正好跟雅世集团的宫总交流的比较深,我想对这个项目有很多感触,作了很多很有益的尝试。上次我跟我们可续委员会的秘书长李小宁聊的时候提了一个问题,谁来做大胆的尝试,先去吃这个螃蟹?刚才开总说把我那个问题提出来了,其实是一个角度,希望能够有企业来倡导,或者说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产业化发展,而不是停留在为自己企业来创造特殊的效益,这个问题所谓的尖锐是有一种积极在里面,因为万科毕竟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甚至可以说年产值销售额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开发商。
    我是这样想的,像雅世这样的企业做的工作,有些东西要落地,就像宫总刚才说的要国产化,这个国产化就是我们刚才说做部品的问题,你的产品在国内的接受度。刚才我跟宫总聊的时候,他说门的抗震,先要去问消防部门能不能符合消防的标准,这个东西跟国内所有落地的东西,从标准,从理念上面要统一起来。包括宫总说这个改造,他说那个都可以改造,可实际上真让他去改造今天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没有人敢去把这些东西都拆掉,下一步怎么弄?其实是要一整套的体系来,要是顺着这条方向来发展那就意味着现在室内生产配套的体系大量的东西要改。其实跟结构体的契合,首先要有一个发展方向,这个就像日本的结构体和填充体完全分离,就是和的发展方向,如果我们先把这个定下来,后面才可以走这样的一条路。
    开  彦:这个马总可以解释一下,她对这个研究比较多。
    马韵玉:大家住在一个楼里,多户住在一个楼里面,这个设计方法。有一本书讲的很多,现在世界上公认,KSI在荷兰SI住宅公团实施的时候,把它叫做SI。咱们中国也有人想到中国的SI,我觉得从理念上,如果从具体实施的话,搞中国的SI还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地域辽阔,自然气侯条件不一样,因为终究它的支撑体是生根在土地上,所以它必须跟环境相适应。有一些是通用体系,比如说今天这里用的是日本整体浴室,这个是通用的,通用部品可以世界公用,起码国内是可以通用的。外围结构不可能一样,假如要我们搞一个中国的SI住宅,普遍的推广这是不可能,但是搞北京的我觉得是可能的。
    部品技术是通用的,建筑体系是深跟在土地上,必须要跟当地的气侯条件吻合的。
    姜  炜:那天我们去万科看到的是一个结构体方面有益的尝试,今天我们看到的他们在结构上有所创新。
 
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秦  珩
    秦  珩:那天大家看到我们万科的那个楼了,上午我和马总去看了我们有一个两层楼的实验楼,那个实验楼里头有一部分是分离体系,但是大家没有看见。现在大家集中说万科的结构体系说的比较多,我们在东莞那边已经开始做VSI体系,就是万科的住宅体系。上海2007年已经开始做了,这个楼2009年已经交房了,分离体系的。上海那个楼出现了一些问题,做的不如这个精粹,但是这个理念一直在有。
    从部品集成来说我深有同感,这个做起来非常难,好在雅世作出了一些尝试,以后我们要多加交流。
    开  彦:也就是说SI体系还是普遍适用的,有些东西要看各地的情况条件来做,总的讲是可以推广,可以做的,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大、做全,这个结论应该不用怀疑,这条路从荷兰的这套开放的体系开始,一直走到现在,国际上现在非常认可。这套体系在中国推广应该说没有问题,我们现在制造业很发达、产品很好、结构技术也没有问题,只是差一个东西?差一个标准化,差互相配合协调的关系,把这个协调关系理顺了,这条路就可以改了,所以推出叫BL,中国体系,品牌体系,如果品牌体系做出来,我们根据要求,符合要求就进入这个圈,如果有这个圈了供应起来就比较简单了。
    今天来了好几位部品商,下面请贸促会的采明勇主任谈一下。

中国贸促会建设分会集成建筑委员会秘书长采明勇
 
       采明勇:不好意思在老前辈和专家面前我应该是一个新兵。在贸促会建立行业分会这一块,童主任知道我们深化改革之后,在贸促会系统下面如何能把中国的建筑产品走向国际上去,专门成立了这样的一个专业机构,这个专业机构经历了两年的时间,一年的时间调研,一年的时间成立。当时孙克放支持我们这个部门走出去,在我们走出去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如果我们国家住宅产业化的基础非常好的时候,我们带出去也是非常好的支持。如果我们本身的部品产业化或者标准化不够,在出去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我们这块最大的问题是,德国有几家企业到我们这儿来看,看完以后很不错,但是他们有一个顾虑,中国产品和性能怎么检修都过关,一旦采购后,尤其是批量生产很难保证质量。为什么中国的出口受到很大限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我们有很多技术源自于欧美,包括日本,完了我们再返销回去,靠吸收以后降低成本,甚至在有些性能上可以提高。但是中国没有标准,到了国外去以后,按照别人的标准受了很多门槛。
      昨天跟开总沟通了一下产业联盟,我非常支持产业联盟,包括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个区域市场国际战略联盟,实际上是1+1,中国产业联盟的小集团企业,这是组成的1;到了欧美国家以后,当地能够配合我们中国企业能够走进去,绕开标准壁垒的时候,我们要和当地的研究机构、设计公司,打着他们的品牌和设计的产品进去。这些都能解决,唯独解决不了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回来以后所有部品的标准化。
      建立产业联盟我们非常支持,刚才开总说我们是否愿意,我们非常愿意建立联盟。但是我跟开总提一个建议:联盟很好建立,如何落地?我是部队专业下来的,我想讲一个部队的列装和军代标志,这个列装就相当于我们把标准制定下来,把企业都找来,哪个企业能够生产,能否按照我这个标准来生产;军代标志的意思是,虽然这个产品由你这个厂来生产,但是我要有一个军代表,从源头开始,从每一个工序开始,全过程,我们叫过程监控,抽检95%的合格,那5发子弹如果打瞎了怎么办?不能有任何的瑕疵,我是100%过关,我们需要这样的产业联盟,能不能把这个事落地,我非常期待。将来我们能够把部品商引进来,人居委员会有一个更重要的责任,工程有一个监理公司,我们能不能在部品里面有一个监控公司?这是我们人居委员会有更多的价值,我们建设分会有更多的依托了,到时候有一个采购,到这儿采购多花3-5点,但是我买个放心,买个100%的质量过关,这样多好!
      开  彦:谢谢!
      下面请建筑工业材料信息中心的戎京生来说一下。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负责人戎京生
 
      戎京生:因为跟开总2005年在安徽搞人居展的时候有所接触,也请开总专门讲了人居环境。今天我们来雅世合金这块,主要说日本的部品。前几天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我们就跟汽车零配件似的,我们的建筑方面的集成都是由不同的建筑材料零配件组装起来的,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我们也可以这样叫法。集成化水泥、玻璃、一直加到室内的卫浴,新型建材、外立面的涂料、新型建材,这些组建起来的。
      开总说联盟的事儿,我本来想成熟一些再说,但是现在大家这么热心,我有一个想法,原来有一种叫法建材工业和建筑产业化,改革开放一直有这么一个叫法。但是建材工业和建筑产业,建材也有它的标准,建筑产业化也有它的标准。我从建材的世家想一个事,就是建材工业和建筑产业化走在一起,联盟到一起。我曾经组织过几次活动,比如说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它的产品质量与施工技术,这个管理方法在哪儿呢?就是建材大量生产玻璃,它盲目的生产玻璃,当时2001、2002年中国建筑装配协会彭正国(音)提出来,光反射、光污染,要淘汰大型阻挡玻璃,要淘汰大型的幕墙,当时也受了整体的经济影响,所以造成了我们引进了很多规划生产线,生产出来的玻璃没地用,就在仓库里压着,这样给大家一个误导,因为在发言的时候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发展的区域不同,参差不齐,他这一说话,当时也受房地产各方面的影响,大量的滞销,这样造成给大家一个误导,后来建设部又出台一个标准,限制玻璃幕墙,或者说有限的使用玻璃幕墙。就跟我们我们建材那几年提出要淘汰小玻璃、小水泥,淘汰小玻璃、小水泥就跟现在建材下乡似的,淘汰了以后有的地方建筑材料生产出来有一个销售半径,淘汰小玻璃、小水泥那些贫困地区用什么呀?薄玻璃没有人用,这种提法就不对。怎么和建筑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我觉得是我们下一步更好地探讨,更好地拢在一起。建材这边的一些专家请过来,防水、涂料、玻璃、水泥方面一些权威的专家组织起来,一部分是建筑规划设计这方面的专家组织起来,这才叫联盟,建材工业和建筑产业化这才联盟,这个词可以更提高一点,更现代一点。
      开  彦:谢谢!下面请梁开的樊航说两句,他跟设备产品打交道比较多,你谈谈体会。


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副总经理 樊  航

      樊  航:我参加了这两次人居会客厅的活动以后有一个感觉,我对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我是七零后,毕业以后工业化还没有搞清楚就进入到网络化了。我们现在探讨中国的产业化,特别是住宅这一块,其实我们一直在探讨国外的住宅产业化已经非常成熟了,在现在网络化的社会里面为什么不能用拿来主义把国外的东西直接拿来用呢,非得编自己的一套体系呢?我觉得现在围绕着起了联盟以后,把开发商的地位提的非常高,这可能是中国的现实。但是我个人认为,施工单位在这里面起的作用非常大,我们开人居会客厅我印象中好象没有施工单位参加,我希望能够组织一些施工单位,因为做设计去施工现场,我觉得我们每次探讨的这些问题、概念,我们积极呼吁,但是到了施工现场以后,我发现他们对这个属于启蒙阶段,我们跟他们讲讲他们觉得有一些是天方夜谭。这张图来说施工单位所处的位置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是我在思考的想法。开发商更多的是探讨产品,它的一些定位,真正在实施当中,有时候跟施工单位在研究这个事,他们会考虑这个问题,但是他们考虑的介于怎么省材料、怎么更经济一点。
      开  彦:下面请李小宁说一下,李小宁是设计师,又是可持续发展的秘书长。


全经联可续建筑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小宁

      李小宁:今天看了这个项目感觉质量不错,大方向是好的,关键就是实施。先不说建立这个体系,哪怕我们实现1/10去把这个东西集装化了,这就很不容易了,更不要说整个房间或者一套住宅全部集成化,这就非常难。我刚才看了这些项目,从整体上来讲,我们直接拿国外的东西来组装一个房间,这完全可以实现,这些技术在国外非常成熟。最主要的是在中国,因为中国的开发是自己的开发形式,开发商有国营,有民营企业,每个项目立项的时候所有的定位千差万别,如果把这么复杂的东西统一到单一的体系里确实非常难,我有一种感觉,能否先逐步从某一个结点上去集成,而不是整个套型一下子下来,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因为那样很难实现;再有,我们这种结构形式和现在住宅的空间使用率会不会有直接的帮助?
      下面还有哪位要发言的?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徐怡芳
 
    徐怡芳:大家刚才一直在讨论我们怎么国产化,刚才童主任也说了,我小时候见证了他们那一代建筑师是如何兢兢业业充满智慧的在做中国的大板住宅,尽管那时候只叫大板住宅,但实际上跟我们现在要做的产业化理念其实本质上我不认为有区别,我认为甚至于超过现在大家所研究和做的事情。刚才童主任也感叹正规军一下子被误杀了,最后游击队上来了。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一代没有接好这个接力棒,实际上掉棒了,掉棒之后在任何一个接力赛里面首先应该拣起棒来继续往前进,然后再说别的,但现在我们更多考虑我们是不是跑对了跑道,实际上这是两个问题。比如说我们一直在讨论国产化的问题,在童主任他们那一代已经有成果了,做的那些东西都是国产化的,而且用的东西也是国产化,因为那个时候讲究自力更生,所以我个人建议,我们在研究是不是拿国外的东西直接过来,这是很直接要应对商业,应对市场非常直接的拿来主义方式,其实要一脉相承这样才能继续发展。
    开  彦:徐教授是北京建工学院的教授,她是搞教学的,实际上她作过多年的设计,在阳光100当了很多年设计主管。
    下面请谢总来做总结。
 
首都规划会和北京规划委员副总建筑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专家谢远冀
 
    谢远冀:开总让我做总结实在不敢当,因为我觉得这个事情,中国的产业化的事,从二十年以前就提出这件事情,但到现在基本成熟了,为什么呢?因为二十年以前工地都是现搅拌混凝土,现在看不到那个东西了,都是成品混凝土。甚至装配式构建都在工厂里生产。另外我们的部品部件经过引进、消耗,现在在世界上把各国的好东西拿过来,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搞产业化是时候,特别是现在是信息时代,有电脑和网络,所以有提供产业化基本的条件,这样集成比较方便。
    但是这些事情谁来做?我觉得开总想得很好,现在没人来做这件事情,像我们这么大年龄的年龄太大了,寄托在年轻人身上,现在网上购物很好,我们这个东西如果设计院在设计图纸上把它一镀,说这个东西应该由那个集成公司集成一下,这个事情就比较好办了。因为很多开发公司在建房的时候,他想买什么零件他也找不到,他想买好的,又便宜的很困难,所以有一些厂家自己去推销,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公司把这个事就待办了,开发公司肯定也特别高兴,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事情,这个事挺好,现在就面临着谁来做,这个事情很有前途。
    开  彦:我找一个,正好博洛尼的总经理在这儿,有请徐勇刚介绍一下,他是博洛尼企业策划老总。
 
博洛尼(杭州)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勇刚
 
      徐勇刚: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是学机械制造的,在各位面前不敢班门弄斧,但是我在汽车行业做了五年,后来去念了管理,在这个行业做了七年。1月份的时候我跟刘总去了日本,做了整个参观,我的理解是住宅产业化我们回过头来看,它跟汽车产业很一致,当你做汽车是用流水线做的,我们成立研究部,一个产业里头格局的变化,其实互换性和标准化是促进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很根本的一个机制。那么我们现在目前回头来看住宅的产业化,尤其是部品和装修产业,它还局限在大工业生产100年前的水平,如果没有标准,没有按照日本BL一整套的体系,发展这个产业化很困难。但是这个问题是整个产业和国家很多方面之后造成的,包括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过去做了很多工作,回头从我们企业来说能做什么呢?博洛尼最早是做抽油烟机和电器的,后来做整体厨房,做完整体厨房之后去做整体卫浴,因为家庭装修最难解决的是厨房和最后做整体的装修,我们在2005年为了进入装修行业是因为我们做产品的时候老被装修公司挤压的时候,我们研究了一整套德国施工技术,我们和德国在探讨公司的合作,其实博洛尼整个装修技术,它是整合了德国施工的技术和日本施工的技术。刚才我们看到楼上有两个样板间,第一个是松下做的,第二个是博尼做的,博尼的优势对这种家的理解,对客户的理解会更好一些,它的技术方面,我们作了大量的本土化,因为作了很多德国方面的技术,但是目前因为我们规模的各个方面的原因,还有很多东西是我们独立开发,没有实现共享的平台,目前对我们来说整个实施的成本和很多方面面临很大的困难。刚才我们谈到整个BL体系,对于博洛尼来说,如果有可能我们很愿意参与过来,把我们很多的技术一些方面给大家做一个开放和共享。最近我们参与建设部的项目,我最近在写整个战略的规划,正在考虑住宅精装修化对中国来说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第一个是低碳方面的问题;第二个中国每年增加950万新增就业人口,但是有600万是大学生。这意味着什么概念呢?未来十年、二十年如果我们如果再做家庭装修的话,在现场找不到装修工人,无论是木工、水工、电工、各个方面的工人,大学毕业生让他去做木工、水工基本没戏。所以大家谈到住宅产业化,我觉得再过五年、八年,中国如果不产业话,我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我真的很担心。
    前面这个产业联盟这个平台集聚了各个方面,博洛尼作为这样的一个公司,我们很迫切地需要政府,包括全经联各方面共同来做,我们在产业里来做也做得很痛苦,我们希望在研究界、房地产商、建设部,包括这些研究机构共同推进,其实博洛尼很想在这里面做一点贡献,当然也是为我们自己,获得更好的市场机会,这是我的一些感想,谢谢!
    开  彦:下次搞一个座谈会,把做设计的、做设备的、做产品的,找十几个人来,大家坐下来讨论一下下一步怎么办。今天的研讨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速记:罗爱梅
编辑:善水
来源:中国人居环境网
报名表单
报名表
*单位名称:
*参会总人数:
*参会人姓名:
*参会人职务:
*需要房间数:
*联系人:
*联系人手机号码:
联系人电话号码: --
联系人传真: -
*联系人Email:
*确认方式:
参会人补充要求: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