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研协]武汉开展人才争夺战,产业留人是核心

  • [城 市]:0
  • [发布时间]:2017-08-30
  • [报告类型]:市场报告
  • [发布机构]:中房研协
  • [关 键 词]: 武汉,大学生

报告内容

??导读:近日,武汉发布新政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将这一波“抢人大战”再度推上高潮。为了留住更多大学生,武汉不惜放开户口限制,大学生可以无门槛落户;同时拿出真金白银,补贴大学生就业者。面对房价不断高企的现实,又推出人才公寓。不过,给钱给公寓给户口,在去年还很新鲜,现在基本已经成为二线城市的标配。面对这种同质化的局面,武汉又向房价动刀,喊出“要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的口号。这一轮的“抢人游戏”热闹成一锅粥,但越来越同质化,越来越像是堆政策。你堆我也堆,所谓的“抢人大战”,到底能走多远?

  武汉“大学生八折购房”

??近日,在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武汉大学专场上,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透露,武汉近期将推三大核心工程,助推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目前,武汉已实现大学生“零门槛”落户,凭毕业证即可登记落户。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今年武汉将提供首批大学生人才公寓3600余套,今后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内满足20万人的租住需求,同时,将争取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此外,武汉还将研究制定合理的大学毕业生最低年薪制,鼓励骨干企业给大学毕业生加工资,切实增加大学生收入。

??吸引人才的三种方式

??武汉如此大力度的吸引人才,也与近期成都、济南、长沙等热点城市颁布的人才新政相互辉映。若横向比较,细分下来热点城市吸引人才无外乎三个方式。第一,落户优惠。比如长沙实施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武汉简化落户手续等。落户优惠这一层面落实最为容易,只要相关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应该说问题不大,很多城市推进的也比较顺利。第二,购房补贴。在对人才分类之后,根据不同档位的人才进行不同程度购房、租房现金补贴,譬如杭州、天津、济南等城市已经实施;第三,大量增加租赁房。譬如深圳到2020年可提供300万平方米左右的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南京未来建设或筹集租赁性住房不低于50万平方米。增加租赁房源难度相对较大,因为房源入市需要一个过程,也同样需要政府来投入、统筹,不确定因素较多。武汉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难度就更高了,特别是用互联网思维去开发,让人很难理解。

2

??“八折买房”是否具有操作性,如何操作?

??武汉人才争夺战中列出的诱人的条件,在未来都能按计划、不打折扣的落实吗?

??一位学者认为,不管是“八折买房”还是“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实操有一定难度。“这很难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以房价打折为例,除非政府补贴20%,不然企业肯定不会执行,但是政府哪来那么多钱?”

??另一位武汉市委人士则透露,政策是有操作性的。对于房价政策的执行,具体针对哪些大学生,哪类房子都还没有明确说,现在还处于研究状态。至于补贴问题,相对招商引资的投入,这种用到人身上的补贴,其实都不算大钱。

??武汉资深房地产专家李国政也表示,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子,具体到实用哪些大学生,以及哪些房子,目前并没有明确。哪些房子打八折,经济适用房还是限价安置房,还是已经实施的自住型商品房?或者高校企事业单位的福利房?另据了解,武汉的“大学生最低工资标准”政策正在制定中,近期有望出台,但具体是“强制标准”还是“引导、建议”的标准,尚难断定。

??也有人表示,过去两年,二线城市的房价普遍上涨40%以上,部分城市更是涨幅超过一倍,现在只是降价20%,对于初入社会、身无分文的大学生来说,也只能干着急。

??易居中国总裁丁祖昱表示,如果一定要实行给大学生买房打8折,把所有大学生这一购房群体首付调低,由30%变成10%,剩下的20%让政府给大学生提供无息贷款,而且,减去的20%还可以用来抵扣个人所得税。如此一来。相信会是政府、房企、大学生共赢的局面。毕竟,让开发商去让利是不太现实的,很多问题还是应该由政府来主导。

??产业发展是留住人才关键

??无论是给钱给户口还是给房子,都没有独占性,成为不了独特的区域优势。武汉给,长沙给,成都也给,合肥郑州也可以给,最终大家还是回到同样的起点。而且,城市竞争仿佛陷入“囚徒困境”,绑着所有地方都不断堆政策,既不管政策符不符合当地现实,也不管这些政策有没有性价比。既然都无法在核心竞争力方面领先一筹,那就只能依赖政策堆叠,来保障至少不输于其他城市。

??这方面,杭州是个例外。过去几年,杭州房价暴涨,既没给钱也没给户口,但人才流入却是源源不断。原因就在于,杭州有强大的互联网产业,有产业集聚的规模和优势,有让高端人才趋之若鹜的就业岗位,有相对清晰的产业发展前景,有相对开放和规范的管理模式。

??在人才争夺站中,各地方政府拼的不仅仅是干货,宣传造势也都很凶猛。不过,无论是宣传还是政策,带来的效应都是短期的。想要长期留住人才,最关键的还是地方产业的发展。

??(内容来源:丁祖昱评楼市、21世纪经济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