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泡沫对冲货币增发 通胀低于预期

蔡恩泽2018-01-11 16:38:52来源:证券时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12月CPI同比上涨 1.8%,全年涨幅回落至1.6%。

??全球金融危机肆虐10年后,世界经济终于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复苏兆头,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都出现了虽说缓慢但一直在持续增长的势头,可是并没有实现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央行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

??根据美联储追踪的PCE物价指数年率去年11月录得1.8%,核心PCE物价指数仅为1.5%,均低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而据高盛统计,主要发达经济体平均通胀仍比危机前的水平低0.2个百分点。在欧元区、英国、瑞典、挪威、瑞士、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全球10个发达经济体中,仅英国通胀达到了英国央行的目标水平,而这还要归功于脱欧之后剧烈贬值的英镑。

??10年金融危机,各国央行都在开动印钞机,美国更是开动直升机撒钱,美国M2发行量至去年1月为12.44万亿美元,较1990年增长2.78倍;欧盟同期增长2.86倍;日本的M2数据至2016年1月为923.73万亿日元,较2003年4月增长了36.5%。而中国的M2,截至2016年末,总量为22.3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和日本的13.28万亿美元、8.19万亿美元之和。

??奇怪的是,在超级量化宽松政策下,各国央行撒了这么多钱,大量货币涌向市场,向市场注入了巨大的流动性,物价却没坐上火车,未见通胀风生水起,真有点不可思议。

??按照经济学原理,广义货币M2过量发行是造成通胀的直接动力,市场上钱多了,钱不值钱,物价指数随之上扬,通胀接踵而至。

??但眼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不大,整个经济增长不温不火,世界经济总体仍处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运行阶段。

??这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渐趋回暖,全球商品供给呈增加之势,特别是中国市场供给侧改革,给全球增加了商品的有效供给,对冲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全球商品需求量仍显不足,就业不充分、收入预期不高抑制着消费需求,尽管货币在增加,但凯恩斯“流动性陷阱”正左右着全球消费。

??那么,大量增发的货币从人间蒸发,哪里去了呢?这就涉及到资产泡沫这个“幽灵”了。

??在“金钱永不眠”的时代,资本凭借其敏锐的嗅觉,总是朝着短平快的赚钱方向游走,股市是资本最热情的投资圣地。近年来,美国的股票市场不断创新高,三大股指道琼斯工业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都有不俗的表现,道指更是首次突破25000点。欧洲方面,泛欧斯托克600指数、德国DAX 30指数、法国CAC 40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都在收涨。

??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10年间,M2增发,大量货币流入股市。站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肩膀上,20多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砥砺奋进,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按市值排名,A股是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也是全球第一大新兴资本市场,还是全球成长速度最快的资本市场之一。根据世界银行2016年的统计数据,中国股市总市值达到7.32万亿美元,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二位,相当于近5个印度股市的规模。

??除了大量民间资本涌向股市,国有企业将银行贷来的钱不是用在扩大生产上、技术改造上、核心产品研发上,而是悄悄地把钱挪到股市,借资产化之名以钱生钱,赚得盆满钵盈,轻松过日子。

??房地产更是吸金产业,积聚着庞大的资产泡沫,中国最为甚。M2不断上涨,市场上货币总量不断增加,手里的钱多了,却缺少投资渠道,那这些钱要用到哪儿呢?思来想去,股市有风险,买房的确是相对比较稳妥的选择。所以大量的资金一窝蜂地挤进房地产,而房地产市场也必须对社会上的货币保持吸纳的效应。有权威测算表明,中国房地产总市值已达300万亿,是GDP总值的4倍。中国的房地产总市值相当于6个英国,也差不多快接近美国与日本房地产市值的总和。

??由于股市和房地产充当了M2吸纳的避风港,游荡在社会零售市场的货币风头略显不足,分担了通胀的压力,也就是说,资产泡沫对冲了货币增发刺激的通胀因素,消费市场并没有因M2增发而狂躁。

??有鉴于此,资产泡沫酿成的金融风险已成为中国中长期内经济稳定的最大威胁。过去一年,金融系统的去杠杆努力已将M2货币供应增速降至自1996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未来,中国2018年M2增速可能为个位数,接近今年实际增速。若M2增速低于10%,将是历史最低增速。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1月的M2同比增速为9.1%,远低于此前设定的约为12%的全年增速目标。中国央行表示,随着政府打击风险更大的银行活动,M2增速放缓可能成为“新常态”。过去10年,中国政府一直将年度M2目标设定在12%至17%之间。

??在谨慎面对资产泡沫之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央行都会慎重增发M2,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拉美的委内瑞拉,还在拼命印钱,在原本滚烫的通胀上又浇上一盆烈油。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 就在各地地方政府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抛出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大型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放出大招。
  • 近日,华为给员工分福利房的消息传出。消息称,华为将在新落成的东莞松山湖基地建成配套住房,只卖给公司员工,精装修,价格只有8500元一平方米。
  • 在调控与还债高峰的双重压力下,房企近来频频发布美元债融资计划,以解资金燃眉之急。根据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1月1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拟发行2023年到期2.5亿美元优先票据及2025年到期6亿美元优先票据。
  • 一场来自中型房企的“挖人”潮正在席卷地产行业,而嗅到人才流失危机的龙头房企也频频发招,它们拿出的手段有股权计划、跟投机制、薪酬待遇等多种方法。
  • 作为共享经济理念的产物,自2015年起,联合办公这一新兴办公业态迅速走进公众视野,在“双创”和资本的双重推动下,创新工场、方糖小镇等联合办公品牌纷纷在全国跑马圈地、加码投资。同时,联合办公也引起了部分房企的重视,SOHO、远洋、龙湖、中骏等房企均有布局。
  • 时隔4年,河南房企鑫苑再度落子成都,收购郫都区301亩地块。在此之前,其先后在三圣乡和华府板块打造了两个项目。
  • 随着2017年业绩的披露,“宇宙第一开发商”的名头终于花落碧桂园。而万科虽然屈居第二,但明显不太服气,去年12月实现了销售金额622.3亿元,算是最后冲击了一把;而碧桂园或许由于领跑太久有些松懈,最后一个月仅录得合同销售金额165.3亿元。
  • 对于大型房地产企业的高管来说,除了薪酬之外,能否提供更广阔的施展舞台也被看做是留在企业里的重要因素。过去的2017年,大型房企高管跳槽频频上演。
  • 新年伊始,南京土拍市场动作频频。所挂地块,被清一色标注上“租赁住房用地”。
  • 北京市规划国土委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2018年的土地供应计划尚未制定完成,但相关部门将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2017年-2021年五年内供应1000公顷集体土地,用于建设租赁住房”的安排部署,制定相关计划。
  • 截至2017年12月底,本市集体土地租赁住房用地供应203.9公顷,完成率102%。这是本市首次将集体土地列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并超额完成。
  • 昨天从市规划国土委获悉,北京去年实现集体土地租赁住房用地供应203.9公顷,完成率102%,超额完成2017年度供应任务。这是本市首次将集体土地列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并超额完成。
  • “要是早些年推出宅基地退出政策,我就会选择退出后到中心村去建房,而不是在山下。”现年49岁的张乃良是四川省泸县的一位农民。为了方便子女上学,他2005年从山上搬迁到山下,利用村内的空闲地修建了三层砖混结构的房屋。
  • 1月4日,北京迎来2018年的首场土地拍卖,位于丰台、朝阳、密云的三宗限房价地块公开出让,并迎来26家竞拍者参与。但拍卖现场波澜不惊,三块地的竞拍轮次并不多,溢价率分别为9%、24.7%和50%,短时间内即告成交。
  •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河南、福建、黑龙江等省多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区采访了解到,多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但金融服务不配套、集体经济发展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改革成效。
  • 2017年北京土地市场收官,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总成交金额达2795.6亿元,同比上涨达225%。这是自2015年成交总额达到2217.4亿元后,第二次年度土地出让金突破2000亿,创下历史新高。
  •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房地产销售量在减速,棚改的货币安置化对房地产销售的贡献度也在减弱,加之房贷政策的紧缩,未来房地产将会出现增速放缓趋势。
  • 把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这项工作,看做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一点也不为过。
  • 兰州限购率先“松绑”之后,青岛、天津两地同时发布“租房落户”政策。以天津为例,对本人或直系亲属无名下合法住房的,可在长期租赁房屋所在社区落集体户口。
  • 刚刚进入2018年,兰州、南京等城市的购房政策出现局部的松动和微调。兰州市日前宣布取消该市西固区、九州开发区、高坪偏远区域的住房限购政策。南京则是针对高层次人才松绑限购,允许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凭毕业证书,先落户南京。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3980元,与1978年相比实际增长21.4倍,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标准,我国已经跨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门槛,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新时代。
  • 针对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表示“中国短期内仍存在加息空间”一事,纪敏8日表示,其近日在中国债券论坛上表示,利率升降和杠杆率变化的关系,取决于投资回报率的动态变化。但这一理论表态,并不能解读为“短期内有加息空间”。
  • 随着上周兰州、合肥、南京相继松绑了部分楼市调控措施,地产股在周一也迎来了集体大涨。
  • 一些地方可以通过松绑限购政策来加快去库存,但不能允许地方继续大量增库存,新增库存必须与去库存的数量紧密结合起来,新增库存量在三年到五年内不能超过去库存量的一定比例。只有这样,去库存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和产生效果,才不会在执行中被扭曲。
  • 刚刚过去的2017年,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发达经济体结束了口水加息,以更为实质性的行动演绎货币正常化进程。美联储加息三次,并于去年10月启动缩表;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延长量化宽松9个月的同时,计划于2018年1月开始减少国债购买规模,向货币政策正常化靠近了一步;加拿大央行七年来首次上调基准利率,英格兰银行也宣布了十年来的首次加息,并预计未来三年利率将逐步上涨;韩国银行也加入了加息行列。进入2018年,预计发达经济体将维持目前的收紧节奏,货币政策仍有诸多看点。
  • 进入新年,国内各大城市房贷额度依然未见明显转松,甚至有部分城市还传出了上调房贷利率的消息。广州市场方面,昨日记者调查发现,房贷利率较为稳定,而随着新年额度的下发,广州多家银行机构房贷发放速度比去年年底略快,但是今年的额度依然偏紧。
  • 近期,地产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着实亮眼。面对史上最严调控的2017年,房企销售业绩却出乎市场预料,这也直接带动了地产股的强劲上涨。
  • 岁末年初,房地产板块的强劲上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2017年12月29日以来截至昨日,房地产板块连续6个交易日出现上涨,期间累计涨幅达到11.97%,龙头股泰禾集团最先启动,近9个交易日累计涨幅突破80%,期间出现5次涨停。
  • 1.5万亿的测算结果是一种理论上的最大测算结果,在现实操作中有些对象银行并不会用尽2%法定准备金率的临时动用范围,因此真实的流动性释放很可能小于这一数值。
  • 中国人民银行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便利企业境外募集人民币资金汇入境内使用。
  •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17年11月份全国住房公积金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12.3万亿元,提取总额7.2万亿元,缴存余额5.1万亿元;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7.48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5万亿元,个贷率(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缴存余额)为87.6%。
  • 1月5日,央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境内企业境外发行债券、股票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可按实际需要调回境内使用,进一步简化管理流程,便利企业日常运营。
  • 北京时间5日凌晨,抵押贷款提供商全美互惠保险公司(Nationwide)周四表示,2017年伦敦的房地产平均价格下跌,标志着伦敦房地产价格出现2009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降。
  • 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经十周年。早在今年一季度,美国平均地产价格就已接近危机前的水平。各大机构预计,即使是在持续加息的环境下,紧俏的库存仍将令2018年的美国楼市将再创新高。
  • 美国《世界日报》刊文称,“他们买得起房子,但他们不想。”这是越来越多年纪大、较富裕的美国人的想法,他们正从郊区的大间房屋,转向高级租屋。这样的趋势,改变了美国的租屋市场,市面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级公寓和独立房屋,却只有一些新的租屋单位是中低收入住户可负担。
  • 根据全球知名数据机构Corelogic,2017年12月初发布的11月份房价指数显示,11月份悉尼房价下跌0.7%,这是悉尼房价持续第三个月下跌,从而导致季度跌幅达到了1.3%,也是悉尼自2016年3月以来的最大季度跌幅。而澳洲地产市场受到了悉尼市场拖累,11月份独栋房屋房价下跌0.2%,前一个月则下跌0.1%,但是公寓房房价上涨了0.3%。
  • 希腊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长约1.5万公里,30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于爱琴海和地中海中。希腊不乏名胜古迹,如雅典卫城、德尔菲太阳神殿、奥林匹亚古运动场建筑群、阿波罗宗教城、埃皮达夫罗斯露天剧场等。美丽的风光和古老的文化每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
  • 北京时间11日路透社报道,据知情人士称,美国最大购物中心所有者和运营商之一GGP Inc已拒绝了其最大股东布鲁克菲尔德地产合伙公司提出的价值148亿美元的收购要约。
  • 日前戴德梁行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境外房地产投资今年三季度同比下降51%至25亿美元。华人商业地产开发商美隆集团合伙人刘子洵认为,海内外市场信息不对称加上中资企业以固有的思维方式来策划运作海外项目,是它们在海外碰壁的主要原因。
  • 据希腊国家统计局当地时间12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希腊第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0.3%。尽管希腊经济已止跌反弹,不过负债率却一路上行,严重超过警戒线水平。近日,在尝试走出深陷债务泥潭的道路上,希腊政府又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