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售海外资产 开发商“出海潮”逆转

王海春2018-01-21 08:53:42来源:华夏时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

??据戴德梁行监测数据,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境外房地产投资,创下自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虽然商办持有物业大幅度下降,不过另一方面,土地开发项目投资额已累计至84亿美元,较2016年大幅度上涨234%。

??始于2012年的房企集体出海,为何在2017年出现逆转?戴德梁行研究人员指出,国内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前景,主要依托于中央政府对政策的调控。在这段不确定时期,多数投资者将维持观望态度。

??多家企业卖非内地资产

??近期多家企业或将非中国内地的房地产资产放到正在出让,或放到计划出让之列。

??买入中国香港项目两年多以后,2018年年初中洲控股选择了退出。

??中洲控股1月15日表示,公司将以约21.55亿港元的总交易对价,卖掉在中国香港的两个地产项目。对于出售中国香港房地产项目的原因,中洲控股表示,受对外投资政策和境外融资环境影响,房地产被列为限制开展的境外投资。“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境外投资发展战略。”中洲转让中国香港项目此次出售预计为其带来约10.08亿港元(约合8.3亿元人民币)的收益。

??有出售计划的,不只是中洲控股。

??近日有媒体报道,海航计划出售伦敦的路透和瑞信两栋办公楼。另有媒体报道,海航出售的项目相当庞大,可能会出售20处在美国、英国等地的资产。

??海航还在为海外物业寻找买家的时候,万达已经为伦敦项目找到了下家。

??1月16日万达酒店发布公告,公司与第三方签订协议,以3560万英镑(约合3.1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伦敦项目60%的股份。

??公告披露,在这次转让中将为公司带来约4.34亿港元(约合3.57亿元人民币)收益。

??万达转让伦敦项目前不久,复星去年年底也出售了两个海外项目。继去年11月出售伦敦金融城办公楼后,去年12月复星又将澳洲悉尼73 Miller Street卖给了合作方。

??在中国香港引起轰动的另一项交易,是李嘉诚卖掉了香港中环中心。

??2017年11月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表示,公司以402亿港元(约合33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香港中环中心卖给了一家名为中国港澳台侨和平发展亚洲地产有限公司的企业。该办公楼的出售,创下香港商办楼交易的最高成交纪录。

??而在2017年年初,上海一家房企也转让了其在南非的地产开发项目。

??2017年1月上海证大披露,公司以18.1亿兰特(约9.99亿港元)总代价,卖掉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地产项目。此前在2014年上海证大曾计划投资80亿至100亿美元,用10到15年的时间将位于南非的该项目开发成综合类项目。

??然而不到3年,上海证大却黯然以亏损退出这一项目。上海证大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及2014年两年,公司除税后亏损约3.24亿元兰特及6338.1万元兰特。

??对于出售项目,上海证大表示主要因南非楼市前景不明朗,转让项目变现后将为公司用于新的投资、重整资产组合。

??高力国际一位研究人员指出,从近期中国企业的动作来看,中国房企在海外房地产的投资策略正似乎经历一些新的变化:正在由过去的持续加码房地产,向逐渐减仓地产投资过渡。

??从监测数据来看,去年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地产投资,也经历了一场转变。

??据戴德梁行监测数据,2016年全年中国境外房地产以383亿美元的投资额,创下近几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然而2017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境外房地产投资总额为182亿美元,还不到2016年全年的一半。在去年第三季度,中国境外房地产投资额只有25亿美元,较2016年同比下降51%,创下自2013年14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受资金回流、政府指导影响

??在四五年的时间里,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房地产投资,经历了兴起、高潮和回落的过程。

??虽然此前有房企提出海外投资计划,但最近一轮开发商和投资机构大规模集体出海的元年,要回溯到2012年。

??据中国海外投资联合会统计数据,2012年以来包括万科、绿地、碧桂园、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坤、万通等十几家房企及央企,在海外的房地产投资计划,就已达到几百亿美元的规模。

??随后的2013年,中国企业“出海”阵容更加庞大,投资规模更是经历了一场爆发式的增长。SOHO中国、复星、招商、富力、万达、首创、朗诗、鹏欣等一大批房企加入到海外投资的阵营中。几乎与房企同步,安邦、国寿、平安、泰康人寿、阳光保险等一大批以中国险资为代表的投资机构,成为纽约、伦敦、悉尼、东京等海外城市比开发商还要凶猛的买家,也成为中国买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地产383亿美元(约合2466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额、较2015年同比增长49%的增速,创下新高。

??中国企业海外地产投资节节攀升之际,为何2017年的形势会出现逆转?

??在海外有项目的大型房企告诉记者,这其中既有市场形势、政策的大背景,也有企业自身的考虑。

??“企业出海的一个原因是,不少公司认为海外项目利润更高、比国内市场好做。但近两年国内楼市的火热,再次吸引企业回流。而公司要做大规模,国内市场是主力,出海力度也有所减弱。”一家房企投资部人士说。

??从政策层面来看,去年8月份中央政府对企业海外投资的意见,对市场起到重要的风向标作用。

??2017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明确,政府将部署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限制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外投资。

??“在房企从出海到归国的背景下,《指导意见》对加快资金回流或投资到其它领域,也有不小的影响。”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说。

??高力国际研究部一位高层指出,从房企投资物业来看,主要分为买入住宅项目或土地进行开发后散售,以及商办持有物业投资两种类型。房企在海外开发的住宅项目开发后,通过散售已回笼了不少资金。而持有类的物业经过三四年的运营周期,也将先后达到投资周期。

??“那些已经达到预期回报,能找到买家的境外项目,由此开始在市场上找新的接盘人。”前述高层说。

??业界认为,部分房企出于资金调配等原因,也可能出让持有型商用物业。此外还有一些境外房地产开发项目,受到市场波动及当地政策影响,也可能面临被转让的选择。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 大兴区黄村镇的共有产权房价格每平方米3万元,另外一宗位于怀柔的,价格确定为每平方米2万元。昨日,本市土地交易市场成交了2宗共有产权住房用地,土地总面积约8.6公顷,总建筑规模约14.5万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宗地均采用招标方式出让,其中至少有一宗属于国企用地。
  • 记者从江西省住建厅获悉,江西启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从现在起所有在编未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律调整到2035年。
  • 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涉夫妻共同债务的新问题、新情况,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夫妻双方合意表示或者一方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共同承担。
  • 为进一步加强该市既有房屋结构安全使用监管,严格履行法定职责,规范房屋结构安全使用执法工作,该局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既有房屋结构安全使用管理的通知》,严禁危害房屋结构安全使用的四种行为。
  • 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2013年以来,全国围填海总量下降趋势明显。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填海面积达到15413公顷,随后逐年下降,年均下降22%。2017年填海面积5779公顷,比2013年降低63%。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事项探索形成可复制经验,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确定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创业的措施,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促进乡村振兴。
  • 近期,部分媒体报道个别城市放松了房地产调控政策。有观点认为,此举是二三线城市开始对严格的楼市调控措施进行松绑的开端。虽然各地相关部门随后对此进行了回应,否认了调控政策松绑的说法,但业界对于今年政策是否会保持以往的严格力度仍然存有疑问。
  •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1月15日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 土地市场开年似有局部升温之势。近日,杭州、成都、苏州等热点城市土地拍卖市场频现高溢价地块,溢价率普遍在4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而中铁建1月初在苏州摘得的宅地,更以4.3万元/平方米的楼板价刷新了当地纪录,较苏州去年的最高楼板价高出近五成。
  • 昨日,北京土地市场成交了2宗普通商品住宅用地,土地面积约23公顷,建筑规模约36万平方米,均为普通商品住房地块,并都采用“限房价、竞地价”的交易方式。
  • 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供应者、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释放两大信号,呼应的是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本质是在城乡融合新时代,土地资源要配置更公平、利用更有效、住有所居更周到。
  • 昨天上午,国家海洋局举行围填海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表示,结合督察整改工作,国家海洋局将采取“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措施”,禁止通过围填海进行商业地产开发,同时在渤海海域全面禁止围填海。
  • 北京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全社会支持参与住房保障工作,拓宽保障房筹集渠道,多主体供给。其中,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已建设约12万套。
  • ?此次国土资源部提出政府不再垄断住房供地,一旦取得实质性突破,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新的拐点,不可思议的高房价时代或许真能终结。
  • 据报道,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近日表示,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
  • 近日,国土部部长姜大明关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及宅基地改革的讲话,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政府不再垄断土地了?农地可以大量入市了?将对房地产市场带来冲击?随之而来的这些问题被市场各种解读,而有些问题可能被误读甚至夸大了。
  •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17年的房地产限购政策有一个滞后效应,房地产市场价格对于政策的反馈不太明显,2018年将有明显反馈,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在2018年将呈现下行趋势。
  • 关于楼市的比喻,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最常见的一种是,楼市的黄金时代。
  •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1月15日表示,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 自中央确定“房住不炒”的调控基调后,政策调控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地。据统计,2017年全国共有110个城市累计发布250多次调控政策,调控手段包括限购、限贷、限售、房贷和开发贷定向加息等。
  • 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已高达8.79%,比重超过美国、日本等多数发达国家。
  • 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GDP同比增长6.9%,这是最近7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首次回升。
  •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15日表示,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 2017年的全国楼市变换,为房企带来了一次业绩狂欢。在逐渐转冷的市场环境下,2018年的开局迎来以二线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将调控措施调整为一城多策。
  • 1月19日,央行发布的2017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全年新增信贷13.5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报告显示,2017年贷款投向呈现五升两降的特点,这一结果显示,央行去年年初提出的“进一步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效果明显。
  • 1月18日,央行开展800亿元7天、700亿元14天和100亿元63天期逆回购操作,对冲当日700亿元逆回购到期后,净投放资金900亿元,为连续第六日净投放。
  • 近年来,保险资金以各类债权、股权投资计划等另类投资形式不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地方债务风险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 昨天,央行营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住房信贷调控成效明显,房地产贷款增量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比重大幅下降。
  • 随着京城楼市调控“组合拳”持续加码,去年全市个人购房贷款增速明显回落。据央行营管部昨日发布的数据,2017年北京个人购房贷款余额9664.5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年同期低25.2个百分点。市场人士预测,随着住房租赁市场不断完善,租房对购房市场将产生不小的分流作用。
  • 2018年1月17日,财政部预算司公布2017年12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记者注意到,这是财政部首次公开年度地方债细账。
  • 进入2018年第三周,金融监管的“疾风骤雨”依然一刻不停歇。
  • 长期的观念中,我们更加在意的是房价的涨跌,却很少关心房地产股票的变化。原因也很简单,房价一直在不断提升,而房地产的股票则是涨少跌多。
  • 据韩国《亚洲经济》17日报道,韩国住宅金融公社住宅金融研究院当天发布了以家庭收入、财产进行比较,测定能否具备租赁房屋能力的“房屋可租赁指数”。
  • 眼下,中国没有像以往那样给经济发展定出具体的经济增长的目标,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提高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上面。
  • 美国房地产数据库Zillow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约有4300万租房者,他们在租房上花费4856亿美元,比去年增加49亿美元,创历史纪录。去年,租房者的平均家庭支出接近11300美元,纽约和洛杉矶的租金最高。
  • 德国一个非政府组织10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德国受访者对过高的房租表示担心。
  • 1月11日电 澳洲新快网刊发文章称,近日,一份调查研究显示,澳大利亚新州的房东及物业,经常以支付清理费为由,克扣租户的押金,总体克扣的金额或达到上亿澳元。
  • 北京时间5日凌晨,抵押贷款提供商全美互惠保险公司(Nationwide)周四表示,2017年伦敦的房地产平均价格下跌,标志着伦敦房地产价格出现2009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降。
  • 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经十周年。早在今年一季度,美国平均地产价格就已接近危机前的水平。各大机构预计,即使是在持续加息的环境下,紧俏的库存仍将令2018年的美国楼市将再创新高。
  • 美国《世界日报》刊文称,“他们买得起房子,但他们不想。”这是越来越多年纪大、较富裕的美国人的想法,他们正从郊区的大间房屋,转向高级租屋。这样的趋势,改变了美国的租屋市场,市面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级公寓和独立房屋,却只有一些新的租屋单位是中低收入住户可负担。
  •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智慧生活已经开始由想象变成现实。
  • 2017年,可谓是人工智能兴起的一年,各个品牌都在推广自己的智能产品,竞争相当激烈。智能语音涉及的智能电视,智能音响;AI技术涉及的智能机器人,无人汽车;AR、VR涉及的虚拟现实、实景应用,都将人工智能推向顶峰。
  • 2017年,家具行业的市场格局和经营发生巨大变化,而政府采购业也在努力探索新的发展之路。2017年,政府采购信息报/网与相关机构联合主办了三场沟通会,采购各方能够一起畅谈,解决困惑,促进发展;87号令对提供家具样品提出了具体要求;家具采购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本期,我们将为您盘点2017年家具采购大事件,以飨读者。
  •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红色之地,绿色起点。
  • 1月17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A股(股票简称:美凯龙;股票代码:601828),成为中国家居零售A+H第一股。从借600元创业到坐拥900亿元总资产,赚了超1亿倍,车建新和他创立的红星美凯龙已成为改革开放40年的商业样本。
  • 1月17日上午9点30分,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锣声一响,中国家居零售巨头红星美凯龙成功登陆A股,并成为中国家居零售行业A+H第一股。本次也是2017年1月1日以来民营企业A股IPO融资额第一大。
  • 1月17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美凯龙”)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宣布正式登陆A股,股票简称:美凯龙,股票代码:601828。
  • 物联网的兴起,AI技术的逐步成熟,智能家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淀与积累之后迎来了爆发式发展,智能家居巨大的市场前景已经摆在了行业面前。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美元。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