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五周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比较
|
本周典型城市商品住宅总成交面积 207.25 万平方米,环比下降 15.26%。一线城市除深圳微涨外均环比下滑,其中北京、广州跌幅超过七成,北京成交量仅5.05 万平方米。4 个二线城市成交量环比上涨,其中南京受新盘供应增加影响成交放量,环比涨幅高达 208.94%,南宁次之,涨幅为 85.69%,成都成交量连续回升,本周再涨 66.36%。7 个二线城市下滑,温州跌幅明显,环比下滑 53.72%,济南、苏州、南昌、杭州跌幅在一到两成,长春、青岛跌幅不超过 5%。
与前四周平均成交面积相比,本周成交面积下降 16.28%。3 城市环比上涨,南京以74.67%涨幅居首; 12 城市环比下滑,北京以-68.10%跌幅居首。[详情]
|
 |
|
近期,地产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着实亮眼。泰禾集团领涨,万科A、金地集团、保利地产、新城控股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详情]
|
|
|
通过差别化的调控和适度的微调,说明房地产调控开始进入到精准调控阶段,从以往的“因城施策”细化到“一城多策”。[ 详情]
|
|
 |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对目前房地产市场提出了一些思考,同时对于2018年房企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未来的黑马房企在哪里;谁会是危险的三四线等作出了十大预测。[ 详情]
|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2018年开发企业面临还债高峰期,房价下降过速恶化企业资产负债表,也将加剧开发企业信贷违约风险。[ 详情]
|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随着“房住不炒”定位强化和“租购并举”建设加快,2018年房地产市场成交增速将继续下滑,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或回落至-10%—-5%。[ 详情]
|
|
 |
一线城市的房子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最具价值,房价也最为坚挺。就在房地产市场迎来又一个“大年”时,处于调控中心的一线城市,2017年的成交量却大幅下滑。那对于2018年楼市能否回暖呢?[ 详情]
|
银监会近日又连发文件,环环相扣,基本实现了对通道业务“全链条”、表内外“全范围”的覆盖。由于房地产等领域受到较大融资约束,随着通道业务的整治,企业资金压力或将大幅上升。[ 详情]
|
2018年,楼市分类调控政策在地方得到落实,兰州成为首轮一成多策的城市限购城市。业内人士分析预测,2018年房地产行业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政策开启“一城多策”分类调控方向。[ 详情]
|
|
|